治療兒童孤獨癥的藥物
兒童孤獨癥常用的藥物主要有下面幾種。
■氯丙咪嗪
它屬于三環(huán)抗抑郁類藥,為5-HT再攝取抑制劑。上用于治療強迫癥及重復運動。兒童孤獨癥通常出現(xiàn)刻板、強迫、重復行為。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該藥對上述癥狀有效,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多怒、易動、改善情緒,但有誘發(fā)癲癇、延長QT間期、增加心率等副作用。
■可樂定
此藥為腎上腺素能α2受體激動劑,上用于控制抽動、多動、沖動等。在治療兒童孤獨癥方面,此藥除能控制多動外,對其它方面的效果及副作用目前還沒有定論。
■氟哌啶醇
此藥為精神阻滯劑,可控制易怒、多動等沖動性行為,對言語偏差也有良好的影響。應用此藥的主要副作用是遲發(fā)性運動障礙;短期大劑量應用該藥的主要副作用是過度鎮(zhèn)靜。2.5~8歲的患兒常用劑量為0.016~0.184毫克/(千克·日),平均為0.047毫克/(千克·日)。也屬精神阻滯劑,但有人認為對該癥無效,而且即便是很小的劑量,都能引起過度鎮(zhèn)靜。
■納屈酮
此藥為阻斷類作用的藥物。有人認為,孤獨癥的認知和行為障礙存在內(nèi)源性阿片異常的病理生理基礎,故采用此藥。應用本品可控制多動、攻擊、退縮、刻板行為,還可能有減輕自傷行為的效果,但其效果有待進一步評價。該藥副作用少且輕微,對生活能力、心電圖無影響,但能輕微地影響體重。每日劑量為30~50毫克。
■尼普拉嗪
它是一種組胺H1-受體拮抗劑,具有鎮(zhèn)靜作用,常用于行為障礙和睡眠障礙。此藥對多動、注意力不穩(wěn)定、拒絕變化、輕度焦慮、攻擊及睡眠障礙有良好效果。常用劑量為1毫克/(千克·日),未見有明顯藥物副作用。
■其它
氟西汀、舍曲林、帕羅西汀、利培酮、丁螺環(huán)酮、氯氮平、氟苯-丙胺、鋰鹽、β-阻斷劑、維生素及鎂鹽及一些興-奮劑等,均對孤獨癥進行過探索性治療,但研究多系小樣本、非對照性治療,故而它們的療效目前難以肯定。近年通過分子、細胞水平的系列研究證實,中樞催產(chǎn)素和抗利尿激素神經(jīng)通路在特定類型的社會行為、認知、溝通和刻板行為中起了作用,有人認為這些與孤獨癥也有關。如果這一假設被證實,甚至只是在一個亞類型中被證實,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設計出治療兒童孤獨癥的新策略,即增加中樞催產(chǎn)素或抗利尿激素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。在實踐中,給予孤獨癥患兒以合成的催產(chǎn)素似乎可以提高社會交往,初步驗證了這種觀點。
兒童孤獨癥是一種起病于3歲之前的發(fā)育性障礙。1943年,美國醫(yī)生Kanner*報道11例,并命名為“早發(fā)性嬰兒孤獨癥(Early infantileautism)”。1992年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第十版《疾病分類》(ICD-10)稱之為“兒童孤獨癥(Childhoodautism)”,其中也包括孤獨障礙、嬰兒孤獨癥、嬰兒精神病及Kanner綜合征四個診斷概念。
目前對本病的研究認為它是一種“精神生物性”疾病,藥物治療于控制某些行為癥狀及并發(fā)癥。一些研究者認為,合理的藥物治療可有利于心理干預的開展,并提高心理干預的效果。還應該注意的是,兒童用藥-好從-低劑量開始,緩慢加量,以減輕藥物副反應;使用可引起體重增加的藥物時,應向家長建議飲食基線,以控制體重過份增加。